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为四川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日前,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四川省统计局会同省级有关部门 (单位)对2018年度县域经济发展成效进行了考核测算,选取产生了31个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先进县、进步县候选县并征求了省级有关部门(单位)意见后进行公示。其中,我市阆中市入围县域经济发展强县;顺庆区、南部县入围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
顺庆
顺庆产业千帆竞 主城项目战正酣
7月的顺庆,建设工地机械轰鸣,工厂车间开足马力,乡间田野瓜果飘香。
此情此景,正是顺庆坚持“主城功能核心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宜居宜业示范区”发展定位,立足“九场战役”主战场,聚焦10件大事,突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项目推动、民生改善、乡村振兴、环境打造等关键,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产业千帆竞发的生动画面。
“10件大事”完成投资超过目标进度
走进将军路嘉陵江大桥施工现场,紧张繁忙的施工气息迎面扑来。一座平坦的栈桥延伸至江中,走在8.5米宽的栈桥上,即使是重达百吨的履带吊车开过,也丝毫感觉不到栈桥抖动。走到主栈桥的尽头,只见工人们忙着进行大桥主桥墩施工,打桩、浇筑混凝土,激战正酣。施工现场办公室墙上挂着作战图,每一项施工任务已细化到了天。
在南充火车北站站前广场,但见人来人往,有匆匆而行的旅客,也有在此休闲的市民。不过,一进入地下施工场所,映入眼帘的则是工人们忙碌的景象。项目业主单位顺庆区城乡建设局管理人员坚守施工一线,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督促施工方加快施工进度。施工方和监理方管理人员也严格坚持“一线工作法”,现场指挥组织施工。
大手笔推进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颜值、魅力,增强城市竞争力、吸引力、影响力。一场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展开。
大格局推进新城建设:山水田园西线、现代产业中线、现代都市东线“三条轴线”齐头并进。高标准推进旧城更新:滨江中路、滨江北路、西华路、玉带路、果城路、育英路、白土坝路、石油东路、石油西路、西河北路等道路实现华丽变身。
2019年时间已过半,顺庆城乡项目建设战正酣。以10件大事为例,总投资873.5亿元,2019年度计划投资133.55亿元,上半年计划投资46.0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0.59亿元,超过目标进度。其它重点城建项目,也正在按照目标进度有序推进。
培育百亿商圈和百亿产业集群
如何让经济增长的活力更强、后劲更足?顺庆区打造以五星商圈为商业中心,西华商圈、南门坝商圈、北部新城商圈、市政新区商圈、高铁商圈为副中心的全区商贸服务格局,加快培育一批百亿商圈;依托绿地智慧城、泰合青年城、恒河金融街、欧香智慧小镇等平台,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加快高端产业填充;坚持集聚发展、集约发展、集群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强化规模效应、推动工业升级,打造顺庆都市工业核心增长极。
7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南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华讯方舟天谷·南充智能信息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预计18个月完成。产业园建成后,将重点打造以物联网芯片、卫星高频头、太赫兹安防检测设备、大数据配套设备和可穿戴设备制造为核心业务的、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一流智慧产业园区。
7月2日上午,备受南充市民关注的南充高中北部新城校区正式开工建设。在这之前,4月21日,在顺庆区搬罾镇“大学城”,四川电影技术职业学院开工奠基;
4月25日,曾参与雄安新区规划的5家世界顶级设计单位云集顺庆,高标准为南充城市中央商务区把脉;
5月10日,奥宇望和啤酒小镇开工;
……
产业强区,提升产业竞争力,顺庆区致力于加快培育新材料、汽车汽配、高新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百亿产业集群”。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壮大“孵化园+加速器+研究院+产业园”的创新创业链条,推动双创加速园、高新孵化园等创新平台提档升级,将潆华工业集中区创建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
同时,以西河运动康养旅游线为突破,率先打造集生态景观带、经济示范带、人文风情带“三带合一”的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川东北乡村旅游目的地。
民生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
尽管已经放暑假,顺庆区芦溪小学三年级的姚顺同学仍然十分怀念学校的免费午餐。“两荤两素一汤,吃的可香了。”姚顺说。
从今年5月1日起,顺庆区开始实施农村学生免费午餐工程,按照每人每餐10元、两荤两素一汤的标准,免费为农村约8000名学生提供午餐。被老百姓誉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的农村学生免费午餐工程,受到学生、家长欢迎。
在3年前,顺庆区第一条城乡公交线路———城北客运站至搬罾镇1路“幸福公交”正式开通的情景,对家住顺庆区搬罾镇小河坝村村民冯得福来说,至今记忆深刻。“公交车开通那天四邻八村去了几百人。”冯得福说,平生第一次看到公交车开进村里,让他兴奋不已。“出门就有公交车,进城卖菜买东西,方便又实惠。”
如今的顺庆,开通了9条幸福公交线路,覆盖绝大部分乡村,惠及20个乡镇(含涉农街道)217个行政村、22万群众。到2020年,幸福公交线路将实现22个乡镇(含涉农街道)全覆盖。
顺庆区还将集中供水、医疗卫生、治安联防、环境整治同步实施一体化建设。
去年以来,顺庆区重点实施14个教育项目。五星中学新城校区、白土坝幼儿园等学校顺利建成开学;青龙山学校、清泉小学等学校基本完成建设;南充高中北部新城校区开工建设……一个个教育项目落地生根,为顺庆打造成川东北教育高地筑牢根基。
一件件暖心的实事,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城乡政通人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民生保障,也使得顺庆成为川东北片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热土。
阆中
文旅融合迸发新活力 千年古城开启新征程
●本报记者 杜杰
2018年度是阆中市紧扣“旅游的龙头”“对外的名片”“发展的主力”战略定位、努力争创南充经济副中心的奋发之年。阆中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5.1亿元、增长9.1%,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南充“一方阵”。
高昂“旅游的龙头”
每晚8点,由阆中市联手省歌舞剧院打造的大型移动实景演出《阆苑仙境》都会准时在南津关古镇同游客见面。守门的“张飞”,轻快的民歌《晾衣裳》,民俗舞蹈“亮花鞋”,“陈氏三状元”的读书声……每一个人物,每一场演出,都蕴含着一段精彩的文化故事,让游人忍不住沉醉其中,细细品味。
作为四川首批十大历史名人之一,“春节老人”落下闳是阆中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之一。为用好这张文化名片,每年春节期间,阆中市都会启动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让来阆中的游客亲身感受阆中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阆中在春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并持续开展晨钟暮鼓、敲更夜巡、张飞巡城、秀才赶考、道台审案、阆苑情歌、巴象鼓舞等特色主题活动,丰富文化体验内容。这些文化活动的举办,实现了阆中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有机融合,延伸阆中旅游产业链的同时,有力提升了来阆游客流量。
数据是发展的最好注脚。据统计,2018年,阆中共计接待游客1207.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4%、18.9%,其中过夜游客中,省外和境外游客占比达50%以上。
打响“对外的名片”
7月5日,阆中市“开放年”(北京)文化旅游产业推广暨投资推介会在北京举行。会上,阆中市委副书记孔北川发布了阆中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各项情况和重要目标,从古至今、从人文到自然、从经济到文化,为阆中作了精彩的注解。同时,通报了阆中文旅产业发展的最新情况,推介了阆中优质产业及投资项目。此外,备受关注的第三届中国(阆中)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暨“春节同乐·恭贺新禧”活动亮点也提前揭晓。
这是阆中为持续扩大天府旅游名县影响力、大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经济强市转变而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阆中打响“对外的名片”的一个缩影。
在201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阆中民俗节目《亮花鞋》,生动地展示出阆中这张文化旅游名片。此外,“大笑古城”IP、古城国际马拉松赛、嘉陵江国际龙舟赛、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全国传统武术比赛等文化体育活动等一系列活动轮番使古城热度不减。落下闳第二届春节文化博览会亮相纽约时代广场,万人同品腊八粥和海内外家庭阆中过大年等活动更是引爆互联网,阆中知名度享誉海内外。
近年来,阆中坚持山水线、经济线、文化线齐头并进,打造了独具“阆味”的IP产品,成功推出了阆苑仙境之旅、三国寻踪之旅、研学体验之旅、避暑休闲之旅、红色经典之旅、夜游古城之旅六大精品旅游线路;推出了“阆苑仙境”实境演出、夜游嘉陵江、山水城灯光秀等系列夜游产品;推出了春节文化博览会、嘉陵江国际龙舟节等数十个国际节会产品。
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争创南充经济副中心。在实现梦想的路上,阆中步履坚定。
坚实“发展的主力”
发展的主力离不开产业的支撑。记者日前在阆中水城项目建设现场看到,400余名施工工人全面铺开,长达5.2公里的水城配套公路上,挖机轰鸣,运输车来往,施工人员正在全力打通最后几百米的路面,确保7月下旬贯通……
作为阆中又一文旅产业,阆中水城建设工程总投资119亿元,项目建设范围包括嘉陵江金沙湖水域及构溪河水域,主要内容是水上观光、主题娱乐、泊心度假、湿地康养,覆盖总面积4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13平方公里。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就业近万人,实现综合收入30亿元、税收3亿元以上。同时,还将进一步丰富旅游文化要素、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拉动区域发展。
2018年以来,北京新华联、广东宜华、四川交投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阆中,投资120亿元的康养城、投资119亿元的水城、投资80亿元的赛城、投资40亿元的文创城、投资10亿元的大学城等总投资超800亿元的重大文旅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打造全域旅游项目,投资100亿元的天宫院景区、投资43亿元的文灵妙境小镇、投资10亿元的灵云水乡、投资14亿元的江天乡村旅游环线和构溪河生态旅游环线等项目相继开工,18万亩农旅产业园区全面提升。
“阆中作为一座以旅游为龙头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城市,尤其是阆中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作出了高质量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争创南充经济副中心的决定,能够入选‘2018年度县域经济发展强县’,是鼓励也是动力,阆中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把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成现实。”阆中市委书记张斌说。
南部
争当“三个排头兵” 亲水南部满弓发力
●本报记者 罗虹 实习生 王梦璇
盛夏时节,踏访南部城乡,处处是繁忙的生产景象,城乡内一条条标美大道正向前延伸,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城即将崛起。南部县以争当“三个排头兵”,争创全市经济副中心为目标,坚定“食品医药、电子信息、丝纺服装、机械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带动战略,不断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
2018年,南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0亿元、增长9.1%。今年1至6月,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亿元、增长9.2%。
工业强 创新驱动打造特色产业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脊梁。以工业为抓手,推动地方经济跨越发展,南部县作出了示范。
7月11日,记者走进位于南部县河东工业园区的“东西部扶贫产业园”内,南环集团新能源汽配产业园的各条生产线上,处处是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
“公司不仅为国产品牌轿车提供配件,还与奔驰、宝马、大众、保时捷等国际品牌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该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据了解,2018年9月,浙江玉环市汽车配件生产及销售企业落户南部县,抱团成立南环集团。目前,南环集团下属的10余家公司已经全部顺利投产。
争当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争创全市经济副中心和全省县域经济强县,对于南部来说,培育新兴产业,做强主导产业,壮大工业实力是关键、是支撑。
今年1至5月,南部县新签约项目32个,协议资金109.6亿元。
招商引资,不但要招得来,还要留得住,良好的发展环境十分重要。南部县严格落实“一名领导+一个部门+一个跟进专班+一个实施方案”的挂联企业服务制度,在工业园区、政务中心等就近设置“一站式”上门服务窗口,缩短审批时限,努力实现企业“最多跑一次”。
“政府优化服务助力发展,不断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南部工业迎来‘春天’。”南部县经济商务和科技信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立不到一年时间的南环集团,已签约汽配企业33家,入驻企业10余家,预计到2020年,招引企业100家,投资100亿元以上,5年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年税收5亿元以上。
城市美 文旅新城建设日新月异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7月11日,记者走进南部县满福坝城市公园,只见曲折蜿蜒的生态游步道傍水延伸,碧波荡漾,绿荫轻摇,清风拂过,空气中夹杂着阵阵花草的芳香。
“一两年前,这里还是棚户区。如今,这里已经是一片新城。”43岁的吴素华一直生活在南部县满福坝片区。2017年以来,她发现居住了几十年的满福坝片区一天一个样。
“‘南部水城’项目是南部县实施嘉陵江综合保护开发、建设‘亲水南部’的先行工程。”南部县满福坝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李小东介绍,满福坝紧临湖面宽阔的红岩子湖和嘉陵江,水系纵横交错,且拥有城郊优势,自然而然成为嘉陵江边最具潜力的一块待垦地,满福坝上“南部水城”项目在此前提下也就应运而生。
据了解,目前,“南部水城”项目已完成投资50亿元,满福大道、琴台大道等主要道路网络全面完工,占地3000亩满福岛公园开园迎宾,康养中心、人民医院分院等一批配套项目陆续建成,东辰国际实验学校即将开班招生。
“‘南部水城’项目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嘉陵江综合保护开发行动,以水城共生、产城相融、文旅结合为发展思路,建成后将成为南部城市新地标。”南部县委副书记、县长、满福坝建设指挥部指挥长黄波说,通过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南部水城”将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生态文旅新城。
乡村兴 人居环境优化
“今年柑桔、花椒长势很好,又将是一个丰产年。”7月8日,东坝镇打鼓山村国凯海农民种植合作社里,刘永凯一脸喜色地望着漫山吐翠喷绿的柑桔树和花椒树。这片占地1500亩的产业园,是他几年前在镇党委牵线搭桥下返乡创业建成的,示范带动全镇发展了2万余亩柑桔和花椒。
曾经的东坝镇,地处贫困山区、公路不通、产业全无,村里只剩下“空巢老人”。面对窘境,如何发展?东坝镇坚持以党建引领回引创业,打好乡情、项目、政策“三张牌”。如今,东坝镇已回引像刘永凯这样的“回流型”业主42名,带动全镇15个村(居)连片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2万余亩,带动就业2000余人,产生了“1+1大于2”的效应。
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南部也通过改善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治理,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过去村里没有治污设施,家家户户的生活脏水到处倒,苍蝇蚊子特别多。近年来,我们村实施了清洁水源行动,安装了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我们的生活环境焕然一新。”八尔湖镇纯阳山村村民姚素琼见证了村子嬗变的过程。南部县城乡水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已完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30余处、公用设施10余处。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争当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发展、生态绿色发展“三个排头兵”,争创全市经济副中心,如今的南部,肩负新的使命,满弓发力,朝着目标砥砺奋进。(记者 李奎 见习记者 罗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