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椎形小帽,穿着敞肚长衫,牵着一队满驮丝绸的驼队,驼铃叮当而来……一组西域风情的唐三彩塑像,带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南充籍收藏家马东拿出一组由12匹骆驼和5个波斯商人组成的雕塑,唐代丝绸商队穿越沙漠的情景鲜活地呈现在 “丝路寻踪·源点南充” 重走丝绸之路采访组眼前。
8月16日,采访组抵达河西走廊门户———“金城”兰州,见证黄河之畔千年古城的风土人情和精神气质。兰州不仅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现代丝绸之路蜀货西输的重要通道。南充元素与商贸机遇,在此历历在目。
A 一碗牛肉面 见证民族大融合
兰州城,位于两山南北相夹的狭长平坝上。奔腾的黄河从西向东穿过平坝,也穿过兰州城。天一亮,整个城市一派繁华,满街水果飘香,白兰瓜、软儿梨、冬果梨、白粉桃等瓜果久负盛名,百合、黑瓜子、玫瑰、蕨菜、水烟等土特产品蜚声中外,使兰州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瓜果城。
历史上的兰州应古丝绸之路商贸活动而生。相传,5000多年前,在黄河一处水流舒缓的平坝上,从西域过来的驼帮与从中原过来的马帮,在此隔河相望。为了跨越黄河天堑,人们用竹筏、木船摆渡。在两边渡口,西域来的玛瑙、玉器、香料和乐器,与中原和内地输来的茶叶、丝绸和瓷器,相互交换,在此渐渐形成市场。时间一久,一些商人依河筑房,城市的雏形渐渐出现。
兰州往西,是长达1600公里的河西走廊,再往西到达敦煌,出玉门关和阳关,进入新疆及以西的广阔地区。
河西走廊水草丰茂,古代沿途都有中央政府设置的驿站,补充食物、水和驼马饲料。
商贸带动西域各族与中原内地的交往和融合。各族商人都在兰州定居,兰州以商贸为特征的城市经济兴起。此外,商贸促兴的驿站经济,也加速西域各族与中原内地的交融与繁衍。
“兰州古称‘金城’,隋时始称兰州。”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倪国良介绍,兰州至今仍然保留着多民族融合的文化特征。兰州当地基于内地丝绸发展起来的丝绸品,比如头巾、服装,又带着西域特色的边花和纹路。
“别的不说,就是一碗小小的牛肉面,也能看到民族融合的特色。”倪国良说,兰州牛肉面里,做面条的面粉及工艺来自汉族,面汤是藏族人的熬制方式,而牛肉面里的萝卜、牛肉等制作和配搭又来自回族。可以说,民族文化融合促进了兰州的勃兴,兰州的崛起又反映出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演进和商贸繁荣。在兰州城外,至今仍有五眼泉公园和白塔山等古文物旧址,延续着民族融合的历史传奇。
B 一条大通道 兰州南充再携手
“金城”兰州因为地处古丝绸之路的要隘之地,它自古为王朝实力兴衰的晴雨表,也是现代商贸交流的加速器。古代王朝实力强大,则边境甫定,商贸繁茂;反之,则商贸萧条,战乱频发。
从今天的发展格局看,兰州地处新亚欧大陆桥通道上。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港的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连线,正好穿兰州而过。采访组在兰州火车站看到,从西安启程的一列中欧班列,在此加载了若干车厢,满载集装箱的大班列,把“兰州造”品牌发向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兰州获得的发展机遇,不仅仅只是升级后的现代丝绸之路的巨大投送运力。兰渝铁路通车,兰州与重庆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也与兰渝线上的“中国绸都”南充加强了交往。兰州实现与成都、绵阳等地的贯通,进一步加强了其与巴蜀大地的联结。
今年以来,兰州发展的利好接踵而至。8月1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为中国西部城市未来发展格局,也为兰州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倪国良介绍,根据国家规划,西部陆海新通道未来要建设三条主通道,其中有两条是从重庆开始。一是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湾港、洋浦港),二是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而成都、南充正是位于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口的重要通道上。兰州此时既要帮助巴蜀货物借道现代丝绸之路向西出境,也要借助巴蜀位于陆海新通道经济带的便利条件实现南向出境,这将进一步加强兰州对南充商贸经济发展的带动与促进。
倪国良说,兰州的优势是文化、信息、生态、旅游、装备,南充的优势是现代农业、丝绸服装和文化旅游,两地可以优势互补,拓展各自的发展空间。兰州与南充之间的联系与吸引,将促使双方更加强大。
■相关新闻
再走“丝路” 南充商人兰州淘金
兰州南充商会成立于2011年11月27日,前身为兰州市四川省泛南部同乡联谊会,是兰州市民政局审核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组织,目前会长为南部籍企业家魏斌。
1995年,从厨师烹饪学校毕业的魏斌刚满20岁。在同乡指引下,他来到兰州,一心一意在餐饮业中打拼。2000年,依靠亲朋好友的支持,魏斌在兰州创办首家“川味香厨”川菜馆。后来10余年间,他一共创办了6家连锁店,并率先创立川菜精品馆的品牌和堂馆形象,将川菜引入兰州高级餐饮行列。
在此过程中,魏斌又创办了“三个四川人”火锅品牌,创办“蜀府记”成都小吃品牌和“热卤现捞”等风味名吃品牌。他把旗下的餐饮品牌成功打进万达广场,与万达、华联等商业综合体结成战略联盟,在全国各地布点。此外,他又进军建筑业、宾馆业,实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发展模式。
46岁的鲜永强是南部县铁佛塘镇人。1993年,他来到甘肃敦煌,从事装修和家具加工。随后,他自创家具和家装品牌,成为敦煌城区屈指一数的行业带头人。2008年,鲜永强挥师进军兰州,并很快在兰州站住脚。目前,他从装修行业向建筑、开发、酒店、公路、地产等领域进军,在当地颇有声誉。
马东是一名南部籍退伍军官,现定居于兰州,担任兰州南充商会党支部书记。马东喜爱文玩和收藏,通过多年努力,他与朋友一起,在兰州经营一家“敦煌风艺术馆”,义务为当地大学生开辟古文物常识第二课堂,免费开办国学经典讲堂,吸引一大批兰州市民参与,为兰州民间文艺界人士搭建了一个免费交流、传播和相互学习艺术的公益平台。(记者 刘海 张松 李波 周汉兵 发自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