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选送、四川省文化馆编导、阆中市文化馆原创的作品《亮花鞋》荣获全国群众文化艺术领域政府最高奖———第十八届群星奖。从阆中老观镇的民俗文化活动到登上央视春晚的舞蹈版《亮花鞋》,再到斩获群星奖的音乐版《亮花鞋》,体现了南充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拓进取和创新的精神。
不仅如此,近年来,川北大木偶、蛴蟆节等众多南充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特性。
亮花鞋
传统民俗与时俱进
亮花鞋,也称“女人场”“娘娘会”,是阆中市老观镇传统民俗。每年正月初一、二月初二,女人们穿上自己绣的花鞋,一起“亮花鞋”,通过绣花鞋、亮花鞋、赛花鞋等环节比谁做的花鞋漂亮。“亮花鞋”民俗深受当地民众喜爱,流传至今。
一双双绣花鞋缓缓而来,头扎羊角辫的姑娘们微微探出头,轻移莲步,双脚时而紧紧合住呈一条直线,时而又像扇子一样打开……2018年2月,在央视狗年春晚舞台上,舞蹈版《亮花鞋》,以优美、雅致、极有特色的表演,亮出了一双双美丽的花鞋,惊艳全场,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
此外,为传承和弘扬本土民俗文化,阆中市文化馆先后多次深入老观镇采风,以“亮花鞋”为创作元素,结合当地民歌小调和童谣,在舞蹈版《亮花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推出了音乐版《亮花鞋》。
“正月里,梅花开,娘叫女儿听心怀,一学剪、二学裁、三学绣花、四做鞋……”在第十八届群星奖音乐类作品决赛现场,9个姑娘一步一莲,用清脆的嗓音和曼妙的舞步将四川幺妹的温柔、贤淑、勤劳、活泼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十八届群星奖大赛评委、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叶国辉教授观看表演后对组合唱《亮花鞋》予以充分肯定。他点评道,《亮花鞋》将民俗文化和时代元素完美结合,立意新颖。同时,首尾用方言前后呼应,中间加入四川清音哈哈腔和弹舌音,丰富了作品结构,增强了音乐表现力。
阆中市文化馆馆长袁嫣认为,组合唱《亮花鞋》,不仅体现的是传承民俗文化,更多的是与时俱进的创新与突破,反映了新时代人民生活的新面貌,例如在歌词上,既用童谣、“夺花魁”等民俗元素体现传统性,又用“绣小康”“花开新时代”等体现时代性。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增加了手的动作,“亮”花鞋就是“亮”手艺、就是代代传承非遗文化,将民族性和时代性融合,相得益彰。
“熊猫队长”
大木偶与创新相遇
大熊猫是四川享誉世界的闪亮名片。川北大木偶则是有3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一个位于川西,一个位于川北。这两张名片,因为一个出色的创意而相遇,在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亮出非凡魅力,赢得了世界喝彩。
据史料和口碑所证,大木偶是清初移民(湖广填四川)时,由一户姓杨的人家带进川来的,活动于仪陇县马鞍场一带,是一种家传艺术。1914年,仪陇包包场(今石佛乡)木偶艺人李约之买下杨三合的木偶,创建“福祥班”,走村串户进行表演,深受百姓喜爱。几十年后,“福祥班”民间木偶艺人结束了流浪生涯,组建了仪陇木偶剧团,1987年更名为南充木偶剧团。
“大木偶能从一种家传艺术变为享誉世界的木偶艺术,其关键点就在于创新发展。”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院长唐国良介绍,在三个世纪的岁月里,川北大木偶在造型、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兼收并蓄,取各家之长,融各家之巧,形成独有的艺术特色,被国内、国际公认为世界稀有的木偶艺术。
在准备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文艺演出期间,川北大木偶获得了著名导演张艺谋的关注。几经讨论,最终确定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用川北大木偶表演。
“不同于传统的川北大木偶,张艺谋导演强调一定要具备强烈的科技感,这对我们来说是挑战,也是创新。”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造型室主任许学术介绍,通过制作团队与导演组多次的头脑风暴,反复比较材料,决定采用铝合金管与碳纤维条结合的做法来造型,攻克了传统艺术融合高科技的难关,最终让“熊猫队长”闪耀平昌冬奥会闭幕式。
“熊猫队长”在融合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唐国良说,这些年来,川北大木偶没有躺在国家级“非遗”的荣誉簿上“等靠要”,而是通过市场的运作,让“非遗”技艺不仅传承下去,而且有创新、有发展,在新的时代让川北大木偶重新绽放出绚丽光彩。
蛴蟆节
演变成旅游商贸活动
“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2月18日,农历正月十四,嘉陵区三会场镇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当天,该镇举办了盛大的“送蛴蟆”活动。作为嘉陵区规模最大的蛴蟆节活动举办地,共吸引近8万人次参加。
正月十四送蛴蟆,是川北地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间传统风俗,主要流行在南充市嘉陵、顺庆、西充等地。“祈求健康丰收,蛴蟆节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西华师大文学院教授杨小平对蛴蟆节有着多年的研究,他认为,出于最原始的需求,蛴蟆节在西河片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尤以顺庆区共兴镇、嘉陵区三会镇为甚。
自从清朝初期以来,300多年时间里,“送蛴蟆”历经世事沧桑而始终扎根活跃在民间,显示出了其旺盛的生命力。近年来,由于政府的介入,这个民间自发举行的活动,成了政府主办的节日,并越做越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2012年,嘉陵区三会镇将其转为政府主办的蛴蟆节,后升级为嘉陵区政府主办,三会镇成为蛴蟆节的主会场。”嘉陵区三会镇党委书记廖天元介绍,正月十四当天,三会镇从上午开始就举行文艺演出、街头民俗展演等活动。同时,还有滚铁环、打陀螺、踢毽子等游戏和征文赛、摄影赛等参与性强的活动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内容被添加进去,更显蛴蟆节的丰富多彩。”
举一盏灯,行一段路,吟一段简单的歌谣,许一个美好的心愿。农历正月十四当天,除三会镇外,国道318线嘉陵段沿线的龙蟠、大通、金宝、太和等10余个乡镇,以及国道212线上的顺庆区共兴镇等地同时举办了“送蛴蟆”活动,吸引了20余万人次参与,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变成了一场全民“狂欢节”。
“蛴蟆节在祈福的同时,也是一次温暖的聚集。”杨小平介绍,纵观蛴蟆节的发展,经历着从民间自发到政府介入,从零散分散到区域集中,从祈福到多元需求的过程。
300余年的社会发展,蛴蟆节神秘的传说渐渐淡化,寻求郊游踏青的惬意,重温往事的情怀,或者更高层面的寻根意识,正在成为主流。而推陈出新,让蛴蟆文化特色尽显、亮点不断,以吸引更多的外地人前来参与,也成为“送蛴蟆”活动举办者的共识。
“要传承也要创新。”廖天元说,蛴蟆节不仅是民俗文化活动,已经演变成了旅游商贸活动。为丰富蛴蟆节内涵,扩大其知名度,三会镇政府准备建造蛴蟆博物馆,举办蛴蟆灯会、游园活动等,让这项传承了300多年的民俗活动大放异彩。(记者 杨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