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商情 >

南充文化正迎来“走出去”的最佳历史机遇

2019-04-16 10:59:32   来源:南充日报    
  当前,南充紧紧围绕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核心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大力实施文化项目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着力打造
  特色文化品牌,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不断增强,南充文化软实力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追捧。南充文化正迎来“走出去”的最佳历史机遇。


A 铸造文化品牌 架起沟通桥梁
  2019年3月10日晚,由南充市歌舞剧院、南充市杂技团、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最新版《延安延安》在延安枣园文化广场·东方红大剧院首演。南充50多名演员参与演出,用精彩的舞台表演诠释“延安精神”。
  南充两大主要院团参与最新版《延安 延安》的演出,正是南充文化对外影响力扩大的表现。“近年来,南充歌舞多次亮相央视,走出国门,举办的系列文化活动,形成了品牌效应,展现了南充的文化实力,吸引了业界专家的眼球。”南充市歌舞剧院院长李力说。
  2018年10月9日至12日,由中国合唱协会、四川省文化厅、南充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六届南充嘉陵江合唱艺术节在我市举行。这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一场文化交流盛会。4天时间里,来自海内外的39个合唱团、2000多人齐聚南充,为广大观众奉献了一场场精彩表演。
  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赵秀清告诉记者,南充嘉陵江合唱艺术节是经省委、省政府批准保留的节庆活动项目,是西部地区高水平、专业化、全国性的合唱艺术盛会;是南充汇集优势资源倾力打造的重点文化品牌,自2008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南充嘉陵江合唱艺术节现已纳入中国合唱协会全国重点合唱名录,被原文化厅评为“优秀群众文化”品牌。
  南充文化品牌不断提档升级,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架起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国际性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四川省“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确定的对外文化开放交流重点项目,现已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活动名录。赵秀清表示,艺术周促进了南充和四川与世界各地在文化、经贸、旅游、教育等多方面的合作,搭建了让世界认识南充、认知四川、了解中国的桥梁,成为南充和四川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打造文化品牌、塑造文化亮点、凸显城市特色为基本理念,以开拓创新、跨越发展为工作思路,不断推动南充文化品牌提档升级,“走出去、引进来”。嘉陵江合唱艺术节、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嘉陵江大讲堂等文化品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B 加强文化交流 认识“多彩南充”
  一双双绣花鞋缓缓而来,头扎羊角辫的姑娘们微微探出头,轻移莲步,双脚时而紧紧合住呈一条直线,时而又像扇子一样打开……2018年2月15日晚,在央视狗年春晚舞台上,阆中地方民俗节目《亮花鞋》,以优美、雅致、极有特色的舞蹈表演,亮出了一双双美丽的花鞋,变幻多端,惊艳全场。
  就在《亮花鞋》亮相央视10天后,2018年2月25日晚8时,由川北大木偶制作的“熊猫队长”亮相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两名“熊猫队长”以俏皮可爱的形象登上舞台,在冰屏上穿梭,与智能机器人共舞,向全世界发出来自中国的邀请,这是所有南充人的骄傲。
  “川北大木偶惊艳亮相,举世瞩目,彰显了中国大国风范,将科技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受到了国内外木偶爱好者的热烈追捧。”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院长唐国良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大木偶先后前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演出,以大木偶为媒,宣传南充、推介南充,展示了南充的文化自信。
  随着一次次文化交流,极大提升了南充在全国和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了时间跨度、参与广度、艺术深度、品牌亲民度、社会关注度的进一步飞跃,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了广泛反响,进一步推动了南充对外开放进程与国际交流合作。
  与此同时,南充的专业文化人才优势明显,无论是中高级文艺人才总量,还是创作的文艺成果,都名列川东北区域第一。“走出去”成为南充文艺院团不约而同的选择。市杂技团自1995年开始在上海驻场演出,成为第一个走出南充的专业文艺团体。四川省大木偶剧院在峨眉山景区打造的《圣象峨眉》驻场演出、市杂技团在北京市创排的《梦回明朝》驻场演出,都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C 做强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繁荣
  南充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春节文化、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嘉陵江文化在此交融辉映,不可移动文物共5864处,位居全省第3位,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9项,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4月15日,朱德故里景区客家民宿博览园项目施工现场,上百名工人正忙着支木、绑钢筋、拌混凝土……一派繁忙景象。
  建设客家民宿博览园旨在提升朱德故里景区实力,促进“红色旅游、客家文化、三乡文化、农耕文化、休闲度假”几大板块融合发展。“客博园是仪陇县实施的文化和旅游产业重大项目之一。”仪陇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李兵介绍,客博园主要建设商业街、木偶剧场等,其中木偶剧场建成后,将对川北大木偶进行展览展示,同时打造一台文艺节目。
  近年来,我市围绕“一核心、两板块、十园区”文化产业布局规划,强力推动“155发展战略”教科文卫板块25个文化传媒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打造阆中创意文化产业园、高坪文化创意中心等产业园区,做大做强南充演艺集团等重点企业。同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文化娱乐、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文艺展演、广电传媒、印刷出版、丝绸印染等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截至2018年底,我市已培育文化市场主体1732家,规上文化企业140个,位居全省第二。2018年,我市强力推动“一核心、两板块、十园区”发展,完成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全市规上文化企业总资产达到74亿元,位居全省第四,规上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75万人,位居全省第三;实现营业收入199.51亿元、利润总额15.03亿元、缴纳增值税1.9亿元,分别列全省第三、全省第二和全省第五。
  “开放的南充,必将推动文化繁荣。”赵秀清表示,南充正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通过“技改扩能、板块轮动”等方式,推进“文化+”模式,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业态与传统文化产业竞相发展。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 梁洪源 摄

■相关链接
精彩纷呈的南充文化

  ● 阆中古天文学家落下闳创《太初历》恒定春节,成功入选首批四川历史名人。
  ● 2017年原创民族歌剧 《张思德》精彩亮相第三届中国歌剧节。
  ● 央视狗年春晚,阆中民俗节目《亮花鞋》作为压轴戏登场。
  ● 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制作的“熊猫队长”登上平昌冬奥会闭幕式舞台,向全世界发出来自中国的邀请。
  ● 川北灯戏登上国家大剧院, 专家学者就其创新发展进行研讨。
  ● 2018年,应国省部门邀请,南充市直文艺院团赴泰国、菲律宾等地参加“春遍丝路”交流,赴巴拿马参加“感知中国·中北美洲国家四川周”展演,成功完成文化和旅游部“春雨工程”“2018年戏曲百戏盛典”以及第十七届西博会、 第六届川陕甘渝黔晋蒙文化“百馆联动”、巴蜀文化艺术节开幕式、福建晋江大木偶嘉年华等演出。
  ● 2019年春节期间,川北灯戏、川北大木偶、南部傩戏、营山翻山铰子等非遗项目登上央视舞台闹新春。
  ● 最新版《延安 延安》在延安首演。南充50多名演员参与演出。
  ● 全国第十届中老年合唱艺术节,南充市文化馆云霄合唱团获得金奖。作为参赛代表,受邀参加国家大剧院展演。(记者 杨晓江)
  原标题:
走出去 南充文化实力圈粉
【责任编辑:nsw】

南商网相关报道 :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