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以敦风厉俗工程为基础,塑造崇孝重德民风;以文化涵养工程为根本,绘制乡村和美画卷。通过挖掘传统地域文化,树立“孝老爱亲”典型等活动,推广孝善文化,为乡风文明增光添彩。通过评选“五星级农户”、兴办农民夜校、开展感恩教育等方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引导全区群众实现自我提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追根溯源,让崇孝重德水到渠成
嘉陵区具有深厚的孝善文化历史底蕴,一些村将潜藏于村人骨血中的孝善文化基因,巧妙地与全区广泛推行的乡风文明培育活动结合。
“爱国家,爱集体,跟党走,志不移……敬老人,尊伦理,爱儿童,细教习……睦友邻,讲感情,大事商,小事让……”这是嘉陵区凤垭街道办事处南海新村《村规民约》。
在一块古色古香的木牌上,192个字的《村规民约》以“三字经”的格式展现,读起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初来乍到,这别具一格的《村规民约》给记者印象深刻。
加之新村墙体处处是弘扬孝善文化的彩绘,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南海新村如此崇孝重德,不是无源之水。就在离新村不远的凤垭山景区内,有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孝心观。孝心观的修建者为明代南充籍进士张维,当时,朝廷奉行“以孝治天下”,民间多行孝道,而张维一生深受仁孝思想的熏陶,晚年回乡于南充“城西二十五里建孝心观”。
如今,凤垭山风景区内正打造一个以仁孝文化为核心的孝心园,其中包括孝心天梯、孝心广场、孝心楼、孝文化墙、孝心堂、国学堂、孝心观、丹池及环山游道。
“一个没有孝心爱心的人,哪怕他再精明强干,也不会得到人的尊重和亲近。”凤垭街道办党委副书记姚远说,“我们讲大孝、中孝和小孝,爱祖国为大孝,因为有国才有家;爱集体为中孝,识大体、顾大局必须做到;爱家庭为小孝,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才能其乐融融。”南海新村通过选编新旧“二十四孝图”和绘制孝文化墙,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孝道文化熏陶。
南海新村还成立了市民礼仪学校,开办道德讲堂,采用专家学者讲、身边典型说、普通群众践行等形式,不断培育出优良家风,孝子孝媳孝行善举不断涌现。
56岁的张桂蓉,家有90多岁双目失明的老人,数十年来她一直坚持给老人喂饭、洗澡、洗衣,从无怨言。有人问她苦不苦,她回答很淳朴:“苦是苦,但这是我做儿媳的责任。”
像张桂蓉这样的孝媳,南海新村共有8位。该村还评选出10名孝子、6名孝心少年。目前,村里成立了日间照料中心,内有棋牌室、书画室、舞蹈室等,老人们可以幸福安享晚年。
锤炼家训,让良善民风重新回归
在嘉陵区,无论走到哪家,都会在该家堂屋门楣上看到一块牌子,上面展示的是这家人的家风家训。
在李渡镇阁老坟村,有70%的人姓陈,陈姓在这里生存繁衍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从这里走出去的陈以勤、陈于陛父子,在万历朝官居宰相。陈以勤母亲诰命夫人的坟墓仍保存完整,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在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敦孝悌,笃宗族,和乡党……勤耕读,课诗书,崇节俭……戒忤逆,戒争讼,戒贼盗……”48字“陈氏家训”代代流传。以此为本,融入一些新内容,便形成了如今的阁老坟村村训。
“充分发扬‘陈氏家训’优良传统,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我们村形成了崇孝、重教、团结、和谐、感恩、奋进的良好民风。”阁老坟村党支部书记赵光洪说,陈家的孝,代代相传,陈家子孙讲情义,懂感恩,村里的公益事业件件都离不开他们。
由20多个陈氏子弟组成的义务巡逻队,每晚自发分组骑摩托在全村进行巡逻。近10年来,阁老坟村没有发生一起偷盗行为,也没有出现一起上访事件及民事、刑事案件。
“村上每两年进行一次遵纪守法、孝老爱亲、勤劳致富、诚信感恩等‘五星级农户’的评选,评选出来的先进典型,除了佩戴大红花进行精神表彰外,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通过这样的文化手段,来提升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阁老坟村“第一书记”弋平说。
以文化人,让乡风文明顺理成章
在世阳镇马兰沟村,曾有一弋姓人家因没当成贫困户而生政府的气,在后来施行的危房改造中很不配合镇村工作,还谎称子女不孝导致贫穷,如要改造须全由政府财政买单。
去年弋氏家族清明会上,族人一致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该家认识到错误,诚恳地向镇村干部道歉,表示将积极配合工作。这一镇村干部多次登门难处理的麻烦事就此解决了。
马兰沟村共1200余人,弋家和韩家以河为界各占一半,两姓和睦相处几百年,在当地传为佳话。而且,两姓人家数百年来互通姻亲,“至今两家人都不允许开过分的玩笑。”村党支部书记弋永贵说。“这源于两家人都有传承千年的家训家规。”村委会主任韩国平说。
“族内有不法之子在外匪类聚党为非者,杖一百饬父兄亲房收押归正……”在弋氏家族,每户人家都有这么一本记载以上内容的书,这些内容是从弋氏祖坟碑刻上抄录整理出来的家训家规。而韩家的家训家规就更加完整充实,四字一句共320字,内容涉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诸多方面,彰显了韩氏家族世代为官、忠孝报国的理念和情怀。传承家族传统美德,争当弃恶扬善的时代楷模,成为弋韩两家的共同追求。
据了解,以传承文脉、美德为基础,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抓手,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嘉陵区乡风文明建设从点到面全面开花。目前,该区共建设农民夜校546个,实现了所有村(社区)全覆盖,引导群众学政策、学文化、学法律、学技术,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以文化惠民演出、感恩宣讲会等为平台,大力开展感恩教育,让群众知道恩从何来、惠在何处,从而自觉拥护党的方针政策,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通过勤劳双手致富,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记者 李传君)